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臨場視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linical Supervision
作者: 張明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臨場視導是教學視導模式之一。國內學者亦有譯成臨床視導者。此種視導模式係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葛得哈默(R. Goldhammer)、柯根(M. Cogan)及其同事在一九五○年代後期發展出來,並且逐漸在全美各地的師資訓練機構推廣應用。其中尤以教學實習課程及中小學之教學視導,採取此種模式者日益增多。
  臨場視導強調由視導人員與教師直接溝通,並運用視導人員之專業知能以協助教師解決問題。其次,臨場視導模式強調尊重教師的人格尊嚴,重視視導者與被視導者的對等合作關係。再次,臨場視導重視教師之自我成長,認為教師基本上均具備改進教學品質的意願及能力,而教學視導的過程則是教師們模仿教學視導人員教學行為以改進教學的過程。
  臨場教學視導包括下列各項步驟:(1)舉行視導前會談,以建立視導人員及教師間的良好合作關係;(2)教學視導人員和教師共同研商教學計畫及教學方法;(3)教學視導人員實際觀察教師的教學活動,並分析與教學活動有關的資料;(4)教學活動完成後,由視導人員與教師舉行座談並進行檢討;(5)教學視導人員與教師共同修正教學活動計畫。
  總之,臨場視導過程係由視導人員與被視導之教師共同合作完成。此一教學視導模式除重視建立視導人員與被視導的教師和諧友善的關係外,並藉由彼此直接溝通而改進教學效果。此種模式在未來仍將繼續成為較理想的教學視導模式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臨場視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