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我應驗預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我應驗預言是羅森索(R. Rosenthal)與傑克布森(L. Jacobson)研究教室內教師期待與學生智能發展的關係,並於一九六八年出版〔教室中的比馬龍〕(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一書;書中提到為探討上述關係,以美國西海岸的橡樹學校(Oak School)六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期待,可能成為後者的自我應驗預言 ,亦稱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即當教師期待若干兒童的智能顯示較進步的發展時,那些兒童就會有較進步的表現。晚近許多的實驗也支持教師運用期望造成的效應,這種效應不僅發生在教室情境中,即使教導學生運動的技能亦然;所有的研究雖非都顯示類似的效應,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如此。
  羅森索與傑克布森為了說明這種教師的運作,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假設,曾引用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賣花女〕劇本中,演員杜立特(Eliza Doolittle)的話表示:
  你確實真正見到,……淑女與賣花女之間的差別,不在於她表現的行為方式,而在於她所得到的處置方式。對哈金斯教授來說,我總是一個賣花女,因為他把我當賣花女看待……但是我知道,對你來說,我可能是一個淑女,因為你總把我當淑女看待。
  一項以小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低年級學生在預測教師期待以及報告他們與教師交互作用的差異模式方面,其準確性不如高年級學生;但是低年級學生對教師期待重視的程度,高於高年級的學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我應驗預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