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然鉍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自然鉍的英文名稱Bismuth係源於希臘語,是指「鉛白(Lead white)」的意思,主要是它的顏色和條痕均呈銀白色的緣故。在自然界中,晶體相當罕見,通常以樹枝狀、片狀、粒狀或塊狀集合體出現。一般新鮮的自然鉍呈銀白色,若曝露空氣中,則逐漸轉為淺紅色調的暈彩狀(Irisdescent)錆色。閃亮銀白色條痕、低硬度(2~2.5)、高比重(9.7~9.8)、具有一組完全解理為其重要特徵。 自然鉍在自然界屬於相當罕見的自然元素類礦物,通常產在高溫熱液礦床中,與含有銀、鈷、鎳、鉛和銻之礦物相伴共生,少數在偉晶花崗岩內產出。它是鉍礦的主要來源。
知識 1:
導電性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自然鉍
化學成分: Bi
國外產地: 中國江西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自然元素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