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首 - 教育百科
ˋ
ˇ
zì shǒ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ì shǒu
解釋:
  1. 犯罪者在犯罪事實尚未被發現時,自行向有偵查權的機關坦承犯罪,接受制裁。
    【例】犯案後立即向有關單位自首,可以減輕刑責。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自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ì shǒu
解釋:
犯罪者於犯罪之事實尚未被舉發以前,自行向有偵查權的機關坦承犯罪,受其裁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自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自首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自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ū-si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犯罪者在犯罪的事實還沒被舉發之前,自行向有偵查權的機關坦承犯罪,接受其制裁。
    例如:伊放火燒人的車,上好去自首。I pàng-hué sio lâng ê tshia, siōng hó khì tsū-siú. (他放火燒人家車,最好去自首。)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自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自首 相關客家語 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