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臭氧層 - 教育百科
ˋ
ˇ
ˊ
chòu yǎng cé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òu yǎng céng
解釋:
  1. 氣象學稱上層大氣中,臭氧顯著集中的一層,對大氣輻射平衡關係很重要。此域大致在十與五十公里之間,最大臭氧集中區約在二十與二十五公里之間。
    【例】臭氧層的作用,在於吸收太陽光中有害的紫外線輻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臭氧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òu yǎng céng
解釋:
氣象學稱上層大氣中常見的一層,其間臭氧有顯著集中現象,對大氣輻射平衡關係很重要。此域大致在十與五十公里之間,最大臭氧集中區約在二十與二十五公里之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臭氧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zonosphere or Ozone Laye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大氣圈的平流層中,高度約在15公里至35公里的高空中,其中臭氧分子較濃,故稱其為臭氧屠。臭氧分子(O3)由三個氧原子組成,氧分子(O2)由兩個氧原子組成。
  太陽紫外短波輻射進入大氣圈後,在30公里以上高空的平流層中,破壞氧分子成氧原子,然後氧原子再與氧分子結合轉變成臭氧分子。在80公里以上的大氣層中,因為空氣密度太低,所以臭氧生成得非常少;在35公里以下的高空中,因為太陽紫外輻射已大部被吸收,所以臭氧生成的也不多,因此臭氧的生成主要是在30-60公里之間的高空中。
  臭氧本身是很不穩定的,它很容易與氧原子作用還原成氧分子。在40公里高的平流層中,由氧變成臭氧和由臭氧轉變成氧的過程大致是平衡的,但是由於大氣環流的作用,會使得臭氧向下傳送並積聚在20-25公里高的高空中,因而造成20-25公里高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ozone concentration)最大。即使在臭氧層中,臭氧濃度達到極大,但是臭氧分子仍是非常稀少的。若將整個大氣柱壓縮成8000公尺的厚度,臭氧的厚度僅不過為0.3公分而已。
  不過臭氧層目前已遭到破壞,最主要原因是其他的催化作用,如氮氧化物(NOx)和氟氯碳化物(CFCs)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臭氧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