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致良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開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致良知」是王陽明所提出的最重要學說。據陽明弟子錢緒山說:陽明之教有三變,居貴陽時,首倡知行合一之說;自滁陽後,多教學生靜坐,江右以來,才單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體,令學生言下有悟。陽明並說:教學生靜坐,久了學生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的毛病。所以近來只指明致良知的工夫。學生真見得良知本體明澈,是是非非莫非天理,不論有事無事、精察克治,都歸併一路,才是格物致知實際工夫,不落一邊。因為良知原不分動靜,致良知比靜坐工夫較為無弊(見〔王文成公全書‧刻文錄敘說〕)。
  「良知」一詞首見於〔孟子〕。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陽明致良知說,可溯源於此。把人天生的道德理性(仁、義),擴充出去,實現於天下(達之天下),就是致良知。
  陽明進一步把良知視為本體,而致良知是恢復心之本體。所謂「致」,是精察體認良知,自然能堅信奉行良知,而恢復良知瑩徹的本體。
  陽明說:「聖人之學,心學也。」又說:「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以及「良知者,心之本體」。因此,他說的心也稱為良知,良知即為其心學的基礎,故又說:「吾將以斯道為網,良知為綱。」並用「致良知」三字來代表他的學說主旨,他說:「吾生平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陽明認為良知乃衡量是非善惡的標準,說:「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世之變。」良知是「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自能判別是非,進行「好是、惡非」的選擇。同時,良知為人人所固有而聖愚皆同的,故言:「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又說:「良知之在人心,亙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再者,良知即為人的至善本性,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陽明說:「緣天地之間,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但當人性的發動有所偏執時,就是私欲蒙蔽了良知、天理,聖人與常人的差別,就在於常人多為物欲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所謂致良知就是「勝私復理」,即克除私欲對良知的蒙蔽,以恢復內心之天理,他說:「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而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良知。」可見,致良知也就是充分徹底地發揮人心判別是非、昭明天理的靈覺,進而達到「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離」的聖人境界。
  致良知的工夫是漸進的,良知愈思愈精,工夫愈久愈覺不同。良知雖本體如一,無所增損,但良知所知的範圍則漸次擴充。今天良知所知如此,只隨今天所知擴充到底,明天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天所知擴充到底。
  心的本體,自然知道是非,即是良知,此是「心即理」。將此良知用在事事物物上,為善去惡,而無私欲蔽隔,良知所知就能行於事物,即知即行,此是「知行合一」。聖人之學;悉在於此。
  良知即天理,在此心上去人欲、存天理,就是致良知。知行本體即是良知,即知即行,致知必在行,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致良知是在良知上用為善去惡的工夫,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合於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致良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