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艾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ˇ
部 + 2 畫 = 6 [一]ài[二]yì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莖質硬。葉子具有香氣,互生,呈長卵形,葉背密生白毛。秋天開淡黃或淡褐色花。葉揉成艾絨,可作印泥,也可治病。
  2. 盡、斷絕、停止。如:「方興未艾」。
  3. 艾艾:形容說話不流利。如:「期期艾艾」。
注音:
解釋:

自怨自艾:原指悔恨自己所犯的錯誤而加以改正。今則指自我悔恨、責備。如:「問題既然發生了,就應該力謀解決之道,一味自怨自艾是無濟於事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ài
解釋:
  1. 植物名。菊科艾屬,多年生草本。莖質硬。葉具香氣,互生,呈長卵形,葉背密生白毛。秋天開淡黃或淡褐色花。葉揉成艾絨,可作印泥,亦可灸病。
    【例】艾的莖、葉點燃後可驅蚊蠅。 △白艾、艾草
  2. 絕、停止。
    【例】方興未艾
  3. 姓。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通「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ài
解釋:
[名]
1.參見「艾草」條。
2.比喻老人、年長的人。《史記.卷四.周本紀》:「瞽史教誨,耆艾脩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凡童少鑒淺而志盛,長艾識堅而氣衰。」
3.美好、漂亮的人。《孟子.萬章上》:「知好色,則慕少艾。」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六齣:「積得些金帛,娶了些嬌艾。」
4.姓。如清代有艾元征。
[動]
1.盡、斷絕、停止。如:「方興未艾」。《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艾。」《左傳.哀公二年》:「雖克鄭,猶有知在,憂未艾也。」
2.培養、養育。《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通「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學名:Artemisia indica Willd.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中名:盾果草 俗名:五月艾 植物型:外型變異極大,由多年生草本至亞灌木
知識 1: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艾
中文科名: 菊科
中文門名: 種子植物門
拉丁門名: SPERMATOPHYTA
花種類: 其他
學域-大分類: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紀錄類別: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中文界名: Plantae
拉丁界名: 植物界
生活型: 草本
葉種類: 單葉
生態分布: 台灣
植物等級: 原生
花序種類: 圓錐(複總狀)
拉丁屬名: Artemisia
果種類: 瘦果
中文綱名: 雙子葉植物綱
保育等級: 中等
拉丁種小名: indica
拉丁綱名: DICOTYLEDONS
拉丁科名: Compositae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Artemisia indica
描述:
種外型變異極大,由多年生草本(株高約50 cm)至亞灌木(可達200 cm,多見於中、高海拔),全株被毛或無毛。中部莖葉具葉狀的假託葉,葉長橢圓形或卵形,7-12 ´ 3.3-10 cm,羽狀分裂,裂片2或3對,裂片卵形或長披針形,先端鈍形,全緣或齒緣;上表面被蛛絲狀毛或近無毛,下表面密被白絨毛。

分布:
廣泛分佈於平地至高海拔。</p>
作者: 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 1.見「艾仔」。
  • 2.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iā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草本植物。莖質硬,葉子有香氣、互生,呈長卵形,葉背密生白毛。秋天開淡黃或淡褐色花。葉揉成艾絨,可作印泥,也可以針灸治病。
音讀: ngā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草本植物。莖質硬,葉子有香氣、互生,呈長卵形,葉背密生白毛。秋天開淡黃或淡褐色花。葉揉成艾絨,可作印泥,也可以針灸治病。
  2. [名] 姓氏。
    例如:艾虎 Ngāi Hóo(《小五義》中的人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