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茶 - 教育百科
ˊ
ˇ
部 + 6 畫 = 10 chá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喬木。單葉互生,秋冬間開白花。嫩葉焙製後可沖泡成飲料,味甘,種子可供作食用油。
  2. 以茶葉沖泡的飲料。如:「飲茶」、「檸檬茶」、「茶水招待」。
  3. 泛稱飲料。如:「苦茶」、「冬瓜茶」、「杏仁茶」。
  4. 暗咖啡色。如:「他把頭髮染成茶色。」
  5. 山茶:常綠亞喬木。產於大陸地區南方各省。葉呈長橢圓形,花大而美,有紅白等色及單瓣、重瓣的分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茶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
解釋:
  1. 植物名。山茶科茶屬,常綠灌木。單葉互生,長橢圓形,葉緣有鋸齒。秋冬間開白花,果實為蒴果。嫩葉可焙製成各種茶,種子可榨油供食用。
  2. 用茶葉沏成或煮成的飲料。
    【例】飲茶、品茶
  3. 泛稱熬煮成或沖泡成的飲料。
    【例】苦茶、麵茶、杏仁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
解釋:
[名]
1.植物名。山茶科茶屬,「茶樹」之古稱。參見「茶樹」條。
2.用茶葉沏成或煮成的飲料。如:「飲茶」、「品茶」。《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婦人口渴,徐信引到一個茶肆中喫茶。」
3.泛稱某種飲料。如:「苦茶」、「冬瓜茶」、「杏仁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木本植物。葉子外型呈長橢圓形,葉緣有鋸齒。花期大約在每年的秋、冬兩季。嫩葉可焙製成各種茶,種子可榨油供食用,屬於重要經濟作物之一。
  2. [名] 泛指各種經過沖泡、調配的飲料、食品。
    例如:烏龍茶 oo-liông-tê、麵茶 mī-tê(用炒過的麵粉加以沖泡的食品)。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茶心茶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