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菩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ú sà
解釋:
  1. 佛教上稱證得佛果而普渡眾生的人。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
  2. 泛指神、佛。
    【例】祈求菩薩保佑全家平安。
  3. 稱心懷慈悲、樂善好施的人。
    【例】他的善行廣被四方,真是位活菩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菩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ú sà
解釋:
1.佛教用語。梵語bodhisattva的音譯,全名為「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其義有二:一、專指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修行本起經.卷下》:「菩薩見此眾生品類,展轉相吞,慈心愍傷,即於樹下得第一禪。」二、指具備自利、利他的大願,追求無上覺悟境界,並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眾生。菩薩所覺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羅漢之上。《佛說十地經》卷二:「菩薩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捨意樂已,為欲救拔一切有情,轉更訪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初刻拍驚案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使夫妻得相見。」
2.尊稱樂善好施的好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廣東家裡,他家親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謝了老爺的恩典;又都磕小的頭,叫小的是『菩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菩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菩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ôo-s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佛教用語,全名為「菩提薩埵」。一、專指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二、指具備自利、利他的大願,追求無上覺悟境界,並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眾生。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菩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菩薩 相關客家語 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