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萬死一生 - 教育百科
ˋ
ˇ
wàn sǐ yī shē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àn sǐ yī shēng
解釋:
形容處境極危險,性命堪虞。《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臣萬死一生,此來非同容易。」《獅子吼》第二回:「有當時一個遺民,於萬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揚州十日記,敘述殺戮之慘。」也作「九死一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萬死一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ㄨㄢ
ㄕㄥ

ㄨㄢ
ㄕㄥ

漢語拼音: wàn sǐ yī shēng (變) wàn sǐ yì shēng
釋義:
猶「九死一生」。見「九死一生」條。01.唐.獨孤及〈為杭州李使君論李藏用守杭州有功表〉:「挺身履險,出萬死一生之地,與賊轉戰。」02.《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臣萬死一生,此來非同容易。」 
典源:
此處所列為「九死一生」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臣註文選.屈原.離騷》唐.劉良.注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劉)良曰:「九,數之極也。言忠信貞潔,我心所善1>,以此遇害,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 〔注解〕 (1) 善:喜好、喜愛。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九死一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楚懷王時,屈原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書證:
01.唐.獨孤及〈為杭州李使君論李藏用守杭州有功表〉:「挺身履險,出萬死一生之地,與賊轉戰。」
02.《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臣萬死一生,此來非同容易。」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萬死一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危如纍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