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葫蘆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變)
漢語拼音: hú lú (變) hú lu
解釋:
  1. →扁蒲
  2. 葫蘆的果實。古人常挖出果實內的瓤,中空後作為貯酒的器具。
    【例】爸爸將成熟的葫蘆晒乾後剖開挖空,製成水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葫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ú lu
解釋:
1.壺蘆的別名。參見「壺蘆」條。
2.葫蘆的果實。古人常挖出其瓤,空其中作為貯酒的器具。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四.弄蘆成詩》:「王筠好弄葫蘆,每吟詩,則注於葫,傾已復注,若擲之於地,則詩成矣。」也作「胡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葫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對應華語: 葫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葫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ôo-lô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壺蘆、瓠瓜。瓜果類。可以食用,曬乾後能做成裝酒或裝水的容器。
同義詞: 葫蘆匏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葫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匏仔葫蘆 相關客家語 葫蘆瓠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