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拉木圖全民健康宣言〕(蘇聯     
瀏覽人次:1015 收藏人次:0
  〔阿拉木圖全民健康宣言〕是「基層健康照護國際會議」的會議宣言。一九七八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有感於健康上的不公平現象(Inequities in Health)彌漫著整個世界,有必要及時採取全球性的行動,因而於該年九月於蘇聯的阿拉木圖(Alma Ata)舉行一國際會議;該會議名稱為「基層健康照護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mary Health Care)。這個會議呼籲全球各國,為了在健康服務的內容及設計方面產生急進的改變,必須透過「基層健康照護」,以達健康服務之公正性。而此公正性更以世界衛生組織的目標--...
蘇聯解體     
瀏覽人次:571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3 蘇聯解體和東歐局變4 關鍵字5 出處 前言西元1945年之後,蘇聯在東方陣營中的東歐國家,發揮了強大的影響力。90年代初期,蘇聯解體成為15個獨立國家,從此,東歐的共產國家便向民主政治前進。 蘇聯
十年制義務教育(蘇聯     
瀏覽人次:329 收藏人次:0
  十年制義務教育是蘇聯在赫魯雪夫(N. Khrushchev, 1894~1971)執政時期所推行的義務教育制度。一九一七年,蘇維埃革命成功,推翻了沙皇,成為第一個奉行共產主義的歐洲國家:以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列寧(V.I. Lenin, 1870~1924)思想為主導的蘇聯教育從此開始。
  一九一八年,列寧提議全國建立統一的學校制度;設置五年制小學、四年制中學的一貫學制。單一學校制度較早期帝俄時代的學制所誤的小學、高級小學、商校、農校、男生文法學校、女生文法學校、綜合中學,顯然來得簡易而統一。單一制的學校系統,主要的是在實行學校與政治的結合;列寧...
兒童特殊教育寄宿學校(蘇聯     
瀏覽人次:214 收藏人次:0
  兒童特殊教育寄宿學校(cneywckoul-urmcpramn )障礙或缺陷的兒童,如盲、聾、啞、弱智、肢體殘障等設立的普通寄宿學校。學校具有治療與教育的雙重功能,故擁有醫生、心理--神經病理學家、護士、受過專案訓練的教師,以便對有缺陷的兒童進行治療與矯正的同時,進行正常的普通教育與教學,並培養勞動的習慣與技能。學校的教育目標在使學生能獨立生活與學習,進而能參與勞動生產的活動;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家庭與父母得以減輕負擔,以便投入生產行列。
  學校的設立,大體是依照普通學校的原則,但在教材教法、生活指導上有其特色;學生必須寄宿在學校裡,接受近於個別化的課程教學。主要的類型有二:...
蘇聯共產主義少年先鋒隊     
瀏覽人次:199 收藏人次:0
  蘇聯共產主義少年先鋒隊為蘇聯十歲到十五歲的少年學生組成的一種團體(以下簡稱少年先鋒隊),其目的,總括而言,係在培養隊員成為共產主義社會的模範成員,至於具體目標,根據〔少年先鋒隊公約〕(1957年)的規定,其主要內容如下:
  1.熱愛祖國及蘇聯共產黨,並為進入共青團做準備;
  2.與其他國家的兒童建立友情;
  3.努力念書,保持正確的規律及親切的態度;
  4.愛好勞動,並保護人民的財產;
  5.愛護同志,照顧幼童,幫助老人;
  6.勇敢而不怕困難;
  7.誠實並保護團體的榮譽;
  8.每天不斷地鍛...
基西內夫國立大學(前蘇聯     
瀏覽人次:194 收藏人次:0
  基西內夫國立大學於一九四六年建立。校內負責整個組織的主體包括校長和副校長、學術諮詢委員會。教育經費由政府補助,提供住宿設施供教職員和學生使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七年統計教職員約八百人,校內學生人數有七千四百餘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為女性。另外夜間學生和函授課程學生人數五千餘人。基西內夫國立大學與古察(Cuza)大學和卜洛地夫(University of Plovdiv)二所大學進行合作事宜。
  圖書館設備方面,科學圖書館擁有圖書約二百二十六萬冊,特殊設施有自然歷史(Natural History)博物館。
  上課採二期制,第一期由九月至次年一月;第二期由二月至六月,採俄...
〔普通學校與職業學校改革基本方針〕(蘇聯     
瀏覽人次:186 收藏人次:0
  蘇聯〔普通學校與職業學校改革基本方針〕為蘇共中央全會與蘇聯最高蘇維埃分別於一九八四年四月十日與十二日通過有關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學校改革的文件。該文共有八大部分四十一條:第一部分說明社會主義趨向完美狀況下的學校。主要陳述蘇聯教育發展的歷史與基礎;現階段改進青年的教養、政治教育、勞動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這決定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學校改革的必要;改革的目的,則在提升教育品質,增進普通學校的勞動教育,增加學生學習的責任感,提高教師和生產教學技師的權威,加強教育的物質基礎,以及改善普通教育學校及職業學校的結構與行政。第二部分確定普通教育學校由十年延長為十一年,入學年齡由七歲改為六歲,初等教育由...
兒童之家(蘇聯     
瀏覽人次:184 收藏人次:0
  兒童之家係前蘇聯及俄羅斯聯邦為照顧孤兒,或父母因病、服刑等原因而無人監護的兒童所設立的國家教育機構,藉以保障這些兒童的生活與健康,並教育他們為自己獨立生活作準備。
  早在沙皇時代便設有類似的機構,稱之為兒童暫時收留所,而於一七六四年在莫斯科開設第一所「養育之家」。一九一七年革命結束後,共黨政府對於因長期戰爭造成大量的孤兒及流浪兒,形成社會不安的問題,亟思對策,乃於一九一八年頒布法令設置專門機構,一九一九年將全國這類型機構正式命名為「兒童之家」,由人民教育委員會裡社會保障部門管理。一九二○年代之後,正式納入國民教育機構體制內,全部費用由國家提供。二次大戰後,孤兒問題再次受到重視,...
蘇聯共產主義青年團     
瀏覽人次:181 收藏人次:0
  蘇聯共產主義青年團係蘇聯青年的一種組織,簡稱共青團;在一九一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勞工、農村青年第一屆全國大會中成立,其成員為十四歲以上至二十餘歲的青年。根據近年統計,團員共有四千餘萬人。  共青團成立的目的在於遵照列寧(V.I. Lenin)的指針,協助蘇聯共產黨,建設共產主義社會。依據蘇聯共產黨章規定,共青團乃是蘇共的助手與後備軍,其功能主要為:(1)促進共產主義政治教育的社會化,普及共產主義思想;(2)與國外相關團體建立關係,進行政治宣傳;(3)儲訓共產黨員,擴大黨的組織。  為達成上述目的並發揮其功能,共青團常與共產黨結合在一起,從事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等活動,其方式包括:(1)參加社...
普通與綜合技術學校(蘇聯     
瀏覽人次:165 收藏人次:0
  普通與綜合技術學校,係一九五八年蘇聯推動教育改革後所產生的另一種中等教育機構。依該次教育改革文件所述:為使學校教育能與實際生活有效聯結,在「使學校適應生活」為主要訴求的改革運動中,除將國民義務教育的年限延長至八年(十五歲)之外,並在中等教育階段,改普通中學為兼施生產教學的勞動綜合技術普通中學,要求學生自十五歲起,除所接受的普通教育之外,還要接受勞動教學與職業訓練,培養職業知能,以便在畢業後能直接就業,該學校即所謂「普通與綜合技術學校」;學制一般為三年(第九至十一年級)。其課程依城鄉而有別:城市中學的職業勞動課程教學時數為每週十二節,三年皆同,占每週授課時數的三分之一;農村中學的職業勞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