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虎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部 + 2 畫 = 8 [一]hǔ[二]hū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一種猛獸。屬脊椎動物。形狀像貓,體型碩大。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情凶猛,為肉食性動物。俗稱為「老虎」。
  2. 威武勇猛。如:「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
  3. 虎虎:形容精神充沛的樣子。如:「虎虎生風」。
注音:
解釋:

馬馬虎虎:隨便、不仔細。如:「他做每一件事都是馬馬虎虎,交差了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動物名。哺乳類食肉目貓科。形似貓,全身黃褐色,並具有不規則的黑色條紋。生性凶猛,喜歡獨居,擅長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主食。
    【例】虎毒不食子 △老虎、於菟 ◎
  2. 形容人威武勇猛的樣子。
    【例】虎將、虎父無犬子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馬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動物名。哺乳類食肉目貓科。形似貓,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俗稱為「老虎」。
2.姓。如漢代有虎旗。
[形]
威武勇猛。如:「虎將」、「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詩經.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後漢書.卷八四.烈女傳.董祀妻傳》:「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馬馬虎虎」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虎為大型貓科動物之一,雄性成體體長140~280公分,體重180~360公斤,身上有條狀紋。虎為肉食動物,夜行性,擅跳擅泳亦會爬樹,棲地以熱帶雨林、沼澤森林等為主,亦會在草原出現,但必須有足夠之遮蔽與水源。生殖狀況:雄性4~5歲,雌性3~4歲性成熟,雌性終年可發情,但交配以十一月至四月較多,一般每2~4年生產一次,通常在洞穴、密林中生產,懷孕期3~4個月,一胎1~6隻,通常2~3隻,哺乳期3~5個月,幼兒存活率低,50%的幼虎活不過2歲,虎壽命可達26年。
  現生虎僅一種,分布限於亞州,原有8個亞種,其中3個亞種可能已絕跡。另外五亞種的狀況如下:華南虎野外數量少於50隻,西伯利亞虎或稱東北虎或滿州虎,為體型最大的亞種,數量 250~400隻,蘇門答臘虎 400~500隻,馬來虎900~1500隻,孟加拉虎3100~5300隻。圈養中的虎繁殖率雖高,但野外族群因棲地大幅縮減、盜獵及非法交易其產製品如虎皮、虎骨、虎標本等,而大量減少,瀕臨絕種。虎已為CITES列為附錄一物種,禁止國際間一切商業交易,也已列為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育類動物,加以保護及管制其交易。虎製品持有人依法需向政府登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Tige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
形態:
大型貓科動物,其中西伯利亞亞種為現存最大之貓科動物,體背為橙紅色到橙黃色,腹部偏乳白色,頭、軀幹、尾及腿部有黑、灰、或褐色條紋;頭軀幹長140~280公分,尾長60~95公分,肩高80~110公分,雌性體重100~167公斤,雄性體重180~306公斤。
分布:
土耳其東部到西伯利亞東南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巴里島。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在熱帶雨林、沼澤、森林、草原、山區,但必須有足夠之遮蔽與水源,會爬樹,擅跳、擅泳、夜晚活動為主,白天也可能活動,一天活動距離約10~20公里,甚至可達60公里;食物以大型獸類為主,豬、鹿、水牛、羚羊等,有時亦吃較小獵物,一次可吃達40公斤的食物,活動範圍隨棲地與食物狀況不同而異,從10~10,000平方公里都有,通常單獨活動,同性之間領域互不侵犯,但雌雄領域可重疊;雌虎終年可發情,發情週期 3~9週,但交配以11~4月較多,生殖間隔約2~4年,但幼兒死亡後可在5個月內再生殖,懷孕期93~111天,一般為104~106天,通常在洞穴、密林中生產,一胎1~6仔,通常2~3仔,出生時體重780~1,600公克,6~14天睜眼,哺乳3~6個月,5~6個月起隨母虎出去覓食,11個月可自己捕食,但50%的小虎活不過2歲,雄性4~5歲,雌性3~4歲性成熟,壽命可達26年,由於棲地大幅縮減,又有極大的獵捕壓力,雖然在圈養下繁殖很成功,但野外數量稀少,原有8個亞種中3個亞種可能已絕種,目前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瀕危物種。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科:
貓科(Family Fel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老虎。哺乳動物。貓科。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
  2. [名] 指像老虎一般凶猛、可怕的人。含有貶義。
    例如:大官虎 tuā-kuann-hóo(大權在握,為所欲為的高官)、生理虎 sing-lí-hóo(巧取豪奪的商人)。
音讀: h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Hóo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