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蝟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ˇ
部 + 9 畫 = 15 wèi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刺蝟:一種哺乳動物。身上布滿長刺,遇危險時,會將頭縮進胸部,再將整個身子捲成團狀,以保護自己。晝伏夜出,以昆蟲、蝸牛、鳥等為食。分布在歐亞及非洲的低地和沙漠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解釋:
  1. →刺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解釋:
[名]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蟲目。形狀像鼠而較肥大,通體生毛,尖銳如針,能攢起如矢。穴土而居,晝伏夜出,以田間害蟲為食。俗稱為「刺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enrec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