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螳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11 畫 = 17 tá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螳螂:一種昆蟲。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呈三角形,前胸細長如頸,前肢作鐮刀形,有棘刺,以便捕食其他昆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作物生長,被農人視為益蟲。或稱為「刀螂」、「天馬」。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1. →螳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參見「螳螂」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