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螳螂 - 教育百科
ˊ
ˊ
táng lá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láng
解釋:
  1.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呈三角形,前胸延長如頸,前肢作鎌形,有棘刺,以便捕食其他昆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作物生長,被農人視為益蟲。
    【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刀螂、天馬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螳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láng
解釋:
動物名。一種昆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三角形,前胸延長如頸,前肢作鎌形,有棘刺,便於捕獲他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也稱為「刀螂」、「天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螳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相似詞: 【草馬仔】【老虎哥】【挨礱披波】
對應華語: 螳螂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螳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草猴 相關客家語 挨礱披波草馬仔老虎哥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