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螺旋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ó xuán tǐ
解釋:
螺旋菌目密螺旋菌科,菌體螺旋狀,螺旋細密,長四至二十微米,不具鞭毛,在細胞壁中有沿著菌體繞曲的軸絲,數目在二條以上,各軸絲的一端固著在菌體的前端或後端。軸絲的收縮與放鬆,可以使菌體運動。有些對人類、哺乳動物及鳥類有病原性。如:「梅毒螺旋體」。也稱為「密螺旋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螺旋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irochete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一群易彎曲,長而細的螺旋形,非產胞性革蘭氏陰性細菌。根據菌種的不同,其大小範圍很廣,細胞長度可由3μm到500μm,寬度約在0.1至3μm之間,因其折射率低,故需於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或經苯胺染料染色後在亮視野顯微鏡下或以螢光染料染色在螢光顯微鏡下觀察。其營養方式屬化學有機營,行厭氧醱酵或好氧呼吸代謝,對氧氣的需求依菌種不同可能有好氧、厭氧或兼性等方式,以橫向二分法繁殖。基本上螺旋體的構造與長桿狀細菌極為相似,外層有外膜(outermembrane)或鞘的構造,細胞壁中含有胜肽聚醣(peptidoglycan)在兩極上有一個或多個軸絲(axial fibrils)相連,軸絲由菌體的一端延伸出來,經細胞膜和細胞中間的縫隙連接另一端,據信螺旋體的運動是經由軸絲的收縮造成的。某些螺旋體具有寄生性及致病性,會引起梅毒、鼠咬熱等疾病。【1.P. Singleton and D. Sainsburg, Dictionary of Microbiology, 1978; 2.戴佛香、陳吉平,最新微生物學辭典,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螺旋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