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蟾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13 畫 = 19 chá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蟾蜍:一種冷血動物。體型肥大,動作遲緩,不能鳴叫。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常棲息於陰溼之地。或稱為「癩蛤蟆」。如:「蟾蜍的毒液對人類並無大害,只是用來嚇阻小動物及昆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n
解釋:
  1. →蟾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n
解釋:
[名]
1.參見「蟾蜍」條。
2.傳說月亮中有蟾蜍,故代稱月亮為「蟾」。宋.陳師道〈夜句〉詩三首之二:「老樹仍孤秀,秋蟾只獨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â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