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血蚶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血蚶
英文名: Tegillarca granosa
描述:
殼略為橢圓,前端鈍圓而後端稍突出,殼頂的位置則是在於中央偏前端。血蚶的殼十分厚重,雙殼膨大,殼上約有十餘條的粗放射肋,而放射肋上有小突起,殼上有黑褐色的殼皮所覆蓋著,在兩殼殼頂之間則有一塊菱形的黑色塊斑。殼內則為白色,鉸齒約有三十五個小鋸齒,而在殼的邊緣則有十八個左右的缺刻。通常捕撈後,肉供食用,而殼經火段燒後則做為白灰之用。
分布:
台灣分布: 台中縣龍港,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新竹,嘉義縣東石鄉,嘉義縣布袋鎮,台南市安平,台南縣北門,嘉義沿海,雲林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東港,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花蓮海岸,基隆市,澎湖,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鹿港以南、東石、布袋、臺南安平、北門以至東港均有發現、而以嘉義的東石、布袋至臺南最多世界分布 : 中國(遼寧、河北省北戴河、山東省俚島、石島、五壘島、張家埠、乳山、何家、青島、石臼所、浙江省舟山列島、定海、普陀、順母涂、六橫、寧海、三門、樂清、蒲岐、福建省平潭、晉江、廈門、東山島、廣東省南澳、汕頭、海豐、汕尾、平海、廣海、海康、防城金沙、海南島、文昌舖前、崖縣、三亞等地)、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廣為分佈、印度洋、孟買、錫蘭、馬拉巴爾(Malabar)、檳榔嶼、泰國、越南蜆港(Tourane)、馬六甲、爪哇、雅加達、菲律賓、澳洲、同哈達布 (Tongatabou)、南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
作者: 臺灣貝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eh-ham/huih-ha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貝類。為臺灣重要高價食用貝類之一。蚶血鮮紅,肉味可口,自古即被視為滋補佳品。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血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血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