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踏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tà
解釋:
1.往來、走動。《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天子自有皇后、貴妃追歡之樂,賤妾平康潑妓,豈是天子行踏去處?」也作「行道」。
2.行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當今又有聞奏,怎不道我每也學王行瑜的一般行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行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ânn-t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與人來往。
    例如:搬厝了後,就罕得閣來遮行踏。In puann-tshù liáu-āu, tō hán-tit koh lâi tsia kiânn-ta̍h. (他們搬家之後,就很少來這走動。)
  2. [動] 走動。
    例如:這个公園有誠濟人咧行踏。Tsit ê kong-hn̂g ū tsiânn tsē lâng teh kiânn-ta̍h. (這個公園有很多人在走動。)
  3. [名] 行為舉止。
    例如:人所交的朋友會影響伊的行踏。Lâng sóo kau ê pîng-iú ē íng-hióng i ê kiânn-ta̍h. (人所結交的朋友會影響其行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行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行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