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表象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ǎo xiàng
解釋:
  1. 表露出來的跡象。
    【例】根據一些表象來推測,這件事的內情並不單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表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ǎo xiàng
解釋:
1.表露出來的徵象。《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列傳》:「會上欲擊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預見表象,先圖其利。」《續漢書志.第一○.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表象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2.過去感知或經驗的事物,再浮現於意識中的形象或意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表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presentation
作者: 劉貴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表象在哲學中指在知覺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感性形象,是一種感性認識的形式。表象與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所引起的感覺不同,是在過去對同一事物或同類事物多次感知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間接性和概括性。表象比感覺、知覺更為進步,是由直接感知過渡到抽象思維的一個必要的中環。但是,表象只是概括感性材料的簡單形式,還不能呈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表象還可以分為記憶表象和想像表象。前者是已被感知的事物在腦中重現的形象;後者是由記憶或現有知覺形象改造成的新形象。由此可見,表象比感覺和知覺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更接近理性認識。
  近代西方哲學家廣泛應用此一術語:法國哲學家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認為表象乃由理性或理性之光所引發的對事物的知覺,而單純的表象卻不能提供真理;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以為表象是由對外物的感覺所引起的,或由對主體自身的反省所引起的,但無論如何,凡在理智中的東西沒有不是先在表象之中的,表象是聯繫外物與主觀思維的媒介。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把表象看作是由於「物自身」(thing-in-itself)的刺激而引起的,但又不能反映外物真實情況的主觀認識活動。他所謂的表象有時與現象同義。
  以往表象也被視為「實在」(reality)的客觀標準,即經驗與外界的調節物。不過這個觀點已被瑞士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哲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分析哲學家維根史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以及法國結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 )所否定,他們從各方面論證表象絕不是經驗和「實在」的調節物,而認為表象體系可以規範和決定人類的經驗。在消解了「內在」(inside)和「外在」(outside)的差異後,他們主張真理是特殊表象體系的產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表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