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裱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ǎo bèi
解釋:
用紙、布或絲織品為襯底,將書畫等黏糊起來,以便於收藏或展示。以書畫向外,稱為「裱」,做襯底的托背,稱為「褙」。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鋪席》:「朝天門裡大石版朱家裱褙鋪。」《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只聽得橋下裱褙鋪裡一個人叫道:『我兒出來見郡王!』」也作「背褾」、「表背」、「裱揹」、「裱背」、「褾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裱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裱褙」是為欣賞或保存、收藏畫作之便,為書畫做修護的技術與藝術。
  裱褙也稱作裝裱、裝池、裝潢、裝治、裝背、裝禠。裱,或作「表」,褙,即是背,在是裱褙書畫時,必定糊兩層,有畫的一面向外稱為裱,以素紙托於畫的背面為褙,所以此種技術稱作裱褙。又因在書畫的邊緣鑲飾綾錦,使書畫本身如同被綾錦所圈圍的水池,所以又稱作裝池或裝潢(潢即是水池之意)。裱褙技術的好壞、綾絹的色彩、材料的選擇、形式的搭配,都直接影響作品表達的效果。好的裱褙不但能為作品修補損傷,且能增添藝術效果;若技術不佳,非但不能烘托作品精神,更可能損害作品。故裝裱技術也成為書畫家相當重視的一個作品完成的過程。歷代亦曾出現不少裝裱專著,如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有「論裝背褾軸」一篇,明代周嘉胄的〔裝潢志〕及清代周二學的 〔賞延素心錄〕。
  依據〔歷代名畫記〕,晉代之前的裝裱技術尚不佳,至五代宋時,范曄始能裝裱。北宋以來,隨著畫院的建立及皇室對書畫收藏的關注,裝裱技術日益臻進,北宋時代已出現裝裱較佳之手卷、立軸。
  裱褙的形式可分為冊頁、手卷、立軸三種。冊頁是一個或多個對幅裱成一個摺子或一本書冊;手卷多半是將橫幅長畫首尾加上桿、軸,適合攤在桌面上,兩手一面捲一面欣賞;立軸則是將直幅的畫上下加上軸,適合掛在牆上觀賞。由於元、明以來,文人喜於畫幅上題跋,裝裱時必須加入許多附屬部分,而使冊頁、手卷、立軸的裱褙形式有了更複雜的變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裱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