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複誦策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hearsal Strategy
作者: 程炳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複誦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種,其功能是幫助學習者在訊息處理的過程中,讓新訊息在工作記憶中保持活躍以免快速遺忘。根據梅伊爾(R.E. Mayer)的文獻探討,發現有三種複誦策略可供學習者使用:
  第一種是累積複誦:當刺激出現時,要把到目前為止所看到的所有刺激項目全部依次重新說出來,如要記憶臺灣五大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名稱,當出現第一個項目時,學習者就說出「中央山脈」;當出現第二個項目時,學習者就說出「中央山脈、玉山山脈」;當出現第三個項目時,學習者就說出「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其餘依此類推。
  第二種是部分複誦(partial rehearsal):當刺激出現時,學習者重新說出先前所出現過的刺激項中的至少一個刺激的名稱;以背誦臺灣五大山脈之例來說,當呈現到第三個項目時,學習者可以背「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其餘依此類推。
  第三種是叫出名稱:當刺激出現時,學習者只要將該項刺激的名稱說出來;再以背誦臺灣五大山脈之例來說,當學習者看到第一個項目時就說「中央山脈」,看到第四個項目時就說「阿里山山脈」,其餘類推。
  與複誦策略發展有關的研究發現,兒童在學習過程中自然使用複誦策略的情形,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趨勢。梅伊爾歸納有關的研究後,認為兒童複誦策略可能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大約在五歲以下,兒童不能自然地使用複誦策略;第二階段大約在六到七歲,如果給予兒童明確的指示,兒童將能使用複誦策略,但是此階段的兒童可能無法自發地產生有效的複誦策略;第三階段大約在十一到十二歲,在學習時兒童已經能夠自然地使用複誦策略,也能修正其複誦行為以符合學習工作的目標,但是仍會受到干擾複誦的活動而分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複誦策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