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視覺暫留原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rsistence of Vision
作者: 張霄亭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視覺暫留原理或稱視覺暫留作用、或視覺暫留性。視覺暫留是指人類的眼睛,對看到的物體或移動物體,約有1/10秒時間延遲與殘留,。如開燈1/10秒之後,我們才能看見物體;若關燈,1/10秒之後,我們原看到的物體才會消失,因之,此種視覺延遲與殘留的現象,稱之視覺暫留。
  電影的形成,即是利用視覺暫留原理而製作的。如16mm無聲電影,每秒鐘18個畫面(早期為每秒鐘16個畫面),或稱18格(Frames)。16mm有聲電影和35mm電影等,是每秒鐘24個畫面,也就是24格。
  電視、錄影媒體,是每秒鐘以30個畫面呈現給觀眾。可是在錄影帶上的磁粉面,肉眼是看不見的,而影片上每一個畫面可以看得很清楚的。錄影媒體呈現靜止畫面(Still Picture)讓觀眾仔細觀察,慢動作畫面能讓觀眾了解過程,加快動作畫面回增加趣味,以上3種動作,可以在放映時處理,也可以在做節目時剪輯處理之。而影片在放映時,可以放映靜止畫面,但是,慢動作畫面(Slow Motion)、加快動作畫面(Fort Motion)、以及靜止畫面皆是在拍攝、或印片時處理製作,而不能在放映時處理。這些動作的處理,是依視覺暫留作用原理而顯示。
  為了對視覺暫留原理的加深了解,茲再舉例,如我們的舉手敬禮是一秒鐘,手從腿部到眼眉上方,而影片拍攝依次記錄了24個畫面,放映畫面時是依次放映,當我們看後面的畫面時,前面的畫面仍未消失,因之,此種視覺延遲而產生動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視覺暫留原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