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觸技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occata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觸技曲通常指一種鍵盤音樂作品(keyboard piece),在形式上是自由的。觸技曲的原意是要表現出對於鍵盤的「觸動」(touching),並進而展現出華麗的技巧。此外觸技曲也可用以表示其他樂曲的器樂曲,如慶典時所演奏的銅管音樂。
  觸技曲的發展痕跡可以在前奏曲(Prelude)與主題模仿(Ricercare)中找到。最早出現的觸技曲是十六世紀末年巴托多(Bartoldo)與狄魯塔(G. Diruta, 1554~1610)等人的觸技曲,此時的觸技曲大多具有和絃的風格與高度技巧的快速音群。梅魯洛(C. Merulo, 1533~1604)的觸技曲則是賦格(Fugue)與和絃都帶著高度技巧的樂節作品(passage-work)交替進行。到了弗列斯柯巴第(G. Frescobaldi,1583~1643)的手中,觸技曲中各項音樂要素的對比變得更加強烈,而且樂節作品也趨於複雜。弗列斯柯巴第之後,其追隨者帕斯奎尼(B. Pasquini, 1637~1710)與司卡拉第(A. Scarlatti, 1660~1725)使原有的義大利觸技曲以鍵盤樂為主,而且很快地形成了所謂的「常動曲」(perpetum mobile)。
  德國觸技曲的發展則是分兩線進行。南德的觸技曲是義大利式的,並進一步使其內容更加生動與豐富。至於北德觸技曲的發展則更為重要,在巴哈(J.S. Bach, 1685~1750)等人的努力下,觸技曲的技巧更加困難,而且其中的賦格也更為成熟,成為一種具有主題關係的觸技曲。巴哈所作的管風琴觸技曲包括觸技與賦格緊密連接的作品,也包括作為賦格前導的獨立樂章。在巴哈之後,許多作曲家受到了他的影響,也創作了一些常動曲式的觸技曲。這些作曲家有舒曼(R. Schumann, 1810~1856)、德布西(C.-A. Debussy, 1862~1918)、普羅高菲夫(S. Prokofiev, 1891~1953)、浦朗克(F. Poulenc, 1899~1963)等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觸技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