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詠唱調 - 教育百科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ria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術語。詠唱調是一種有獨立作曲形式及樂器伴奏的獨唱曲(有時是二聲部獨唱)。它在歌劇發展史中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十四世紀時Aria一詞原指一種演唱或演奏的風格,該意義一直維持至十五∼十六世紀,後來逐漸轉變為加入地方性風格之詠唱調:如威尼斯風格詠唱調(Veneziana Aria)和拿坡里風格詠唱調(Napoletana Aria)。其旋律的格局與14行詩(Sonnet)的押韻格局相似,相同的旋律配上與詩體結構相同的歌調,反覆誦唱:如〈小曲〉(Canzoneta)和〈鄉村歌曲〉(Villanella)等。樂器伴奏部份是以和聲低音(Romanesca)及Rugiero形式。到了十七世紀,詠唱調發展為歌劇中的獨唱曲,形式較長,其特色為反覆低音曲調(Strophic-Bass),各段歌詞用相同的低音伴奏,每段之間插入樂器過門(Ritorello),孟特威爾第(C. Monteverdi, 1567-1643)的歌劇《奧菲歐》(Orfeo)開場白時之詠唱調便是一例。十八世紀中葉後,詠唱調多為三拍子的頑固低音詠唱調(Ostinato Arias),特別被使用在輓歌中。反使詠唱調(Da Capo Aria)在十七世紀末葉漸受作曲家的重視與喜愛,到了十八世紀,它已有了明確的形式及標準,並被認為能兼顧時間長度使戲劇、詩和音樂得到平衡。反始詠唱調的歌詞之結構形式與詩相同,分兩大段,每段包含三至四行,最後一行終止在重音節上形成押韻。樂曲形式也用兩段式進行:第一段的開始動機為過門樂曲,緊接人聲獨唱,調子從主音開始停在屬音上,再接由屬音開始的過門樂曲、人聲獨唱,最後一段的音樂過門結束在主音上。第二段利用轉調造成對比效果,然後反始從第一段開始,歌唱家在此加入即興式的裝飾音歌唱技巧。這種類似ABA三段式的樂曲極為注重形式的設計,有時為了遷就形式,不惜犧牲歌詞及戲劇的表現,甚至淪為歌唱家展示歌喉的工具,所以後來遭到葛路克(C.W. Gluck, 1714-1787)強烈的批評。十八世紀中後期的詠唱調逐漸由其他形式取代。簡略式的反始詠唱調不必從頭反覆,只在音樂過門後從記有反覆記號處反覆便可。另還有與二段式、奏鳴曲式或輪旋曲式的詠唱調,後又出現了新形式《雙詠唱調》(Double Aria),是以快慢兩種性質對比的歌調合成,使歌唱家能表現兩種對比的情感。十九世紀從羅西尼(G.A. Rossini, 1782-1868)以後的義大利歌劇繼續應用雙詠唱調。貝里尼(V. Bellini, 1801-1835)、多尼才悌(G. Donizetti, 1797-1848)和威爾第(G. Verdi, 1813-1901)都成功地應用雙詠唱調並加入重唱和大型合唱,增加場景的聲效。以梅耶貝爾(G. Meyerbeer, 1791-1864)為代表的法國歌劇卻不大注重詠唱調。德國在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之前的歌劇也有不少詠唱調場景,但後來華格納發展完全劇場觀念及主導動機作曲理論,摒棄使用詠唱調。二十世紀的歌劇對詠唱調之應用有所限制,它只由劇中人演唱表達自己所處情境時,如理夏德.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中之男高音抒情調,或作為一種新古典情懷之追憶,如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的歌劇《浪子歷程記》(The Rake´s Progress)中之詠唱調。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六十九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詠唱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