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 Map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知圖這個名詞是由學習論者Tolman所提出,他將白鼠學習的行為,解釋為一種認知學習的方式;認為白鼠學到去找食物所在位置,並非機械式地對環境刺激作直接反應,而是在牠走過之後,會對於迷津通路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亦即獲得一個認知圖。此種認知圖的形成,乃是白鼠認識迷津中某些特徵作為符號標誌,然後辨別符號之間的關係而獲得對迷津的整體認識。
  認知圖形成(cognitive mapping)是由一系列的心理轉化所組成的過程;個人藉此獲取、密碼化、儲藏、回憶及譯解與其日常生活空間環境中各現象的相關位置與屬性有關的資訊。而意象及認知圖則為此等資訊所轉換成的、具體化可供個人辨識、理解及參考用的精神圖像。環境知覺及認知均常具體化為意象或認知圖,進而影響到人的行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 Mapping
作者: 徐享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E.C. Tolman)利用白鼠為研究對象,進行三路迷津的實驗。結果發現:白鼠對三條通路之障礙情形了然於心,一如老馬識途;也像開車多年的計程車司機一樣,對該城市的大街小巷及路況十分熟悉,能因地制宜,因時應變。依據托爾曼的解釋,白鼠在迷津中經過多次遊走之後,學到了迷津的整體概念,獲得一個有關迷津的認知地圖。於是牠的行為反應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標的。這種有目標的反應是源自於對問題情境中各種訊號的領悟。牠把問題情境中的刺激當作訊號,根據認知地圖預期如何反應就可得到酬賞。該認知圖能引導個體走向目的地。因此托爾曼認為個體在問題情境中,不是學得反應,而是領悟到訊號的意義而產生預期。所以稱之為方位學習(place learning)、符號學習(sign learning)或目標行為論(purposive behaviorism)。
  認知圖是個體在問題情境中「方法與目標」的有機組織,是一種假設性表徵,表現問題情境和目標間的關係。它由一個或多個概念和預期所構成。它建構出部分與部分間的空間關係,並使個體能主動選擇做反應,而不必被動去反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