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語錄 - 教育百科
ˇ
ˋ
yǔ l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 lù
解釋:
  1. 言論的實錄或摘錄。
    【例】《朱子語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語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 lù
解釋:
言論的實錄或摘錄。佛家祖師說法時,僧徒直接記載問答口語,以白話敘述,不加文飾,稱為「語錄」。後宋代儒者講學,門人弟子所記下的語言筆錄,也稱為「語錄」,如《朱子語錄》。宋.陸游〈跋兼山先生易說〉:「郭立之從程先生遊最久,程先生病革,猶與立之有問答語,著於語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語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語錄為文體之一種,其名最早出現在〔舊唐書.經籍志〕雜史類,有孔思尚〔宋齊語錄〕十卷;而實際上源自唐代僧徒同俚俗的口語文字記錄其師的話語,所以沿稱語錄,如釋道原採納諸方語錄,彙集成〔景德傳燈錄〕三十卷。後來宋儒講學,弟子記錄其師話語,也沿襲這種方式,導致語錄體盛行,如〔宋史.藝文志〕所記載的就有程頤、劉安世、謝良佐、張九成、尹惇、朱熹等人的語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語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