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豆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0 畫 = 7 dòu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古代木製盛食品的器皿。如:「馨香俎豆」。
  2. 穀類植物。種類繁多。葉一般由三小葉合成,花為蝶形,實皆結莢。如:「綠豆」、「紅豆」、「黃豆」。
  3. 豆蔻年華:比喻年輕少女,多指女子十三、四歲的時候。或作「荳蔻年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豆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òu
解釋:
  1. 泛稱雙子葉植物中的離瓣植物豆科。草本、木本均有。葉多複葉,間或為單葉,互生,通常具托葉。花為蝶形,子實皆結莢,種子多無胚乳。種類甚多,遍產世界各地。用途極廣,供食用、藥用或觀賞等。如大豆、黃豆、豌豆等。
    【例】豆類植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2. 古代用來盛裝食品的器皿。似盤子較淺,圈足,多數有蓋子。盛行於商周時期,後亦作為禮器。
    【例】俎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òu
解釋:
[名]
1.古代盛食品的器皿。器淺似盤,圈足,多數有蓋。盛行於商周時期,後亦作為禮器。《說文解字.豆部》:「豆,古食肉器也。」《詩經.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漢.鄭玄.箋:「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
2.雙子葉植物豆科的泛稱。草本、木本均有。葉多複葉,間或為單葉,互生,通常具托葉。花為蝶形,或兩側對稱,有些為輻射對稱。果為莢果,種子無胚乳,間或含少量胚乳。約一萬六千種,產世界各地。用途極廣,供食用、藥用或觀賞等。
3.姓。如漢代有豆如意,清代有豆文武。
4.二一四部首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所有豆類的總稱。
    例如:紅豆 âng-tāu、綠豆 li̍k-tāu。
同義詞: 豆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豆仔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