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質的研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Qualitative Research
作者: 楊榮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質的研究和人誌學研 究(ethnographic research)、自然研究(naturalistic research)、參與觀察研究(participant observation research)、個案研究(case study)、現象學研究(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符號互動論研究(symbolic interactionist research)、建構論研究(constructivist research)等相類似的研究方法同屬於詮釋性研究(interpretive research)的一家族(family),一九八○年代在科學教育界廣受重視並運用於教學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有許多研究者就以「質的研究」涵蓋上面這些類似的研究方法。
  科學教育學家比教育領域中其他研究者,較晚起用這種研究方法。這可能由於自然科學研究的實驗傳統(experimental tradition)所影響。這個傳統使許多科學教育家為了守住邏輯實證導向(logical positivist orientation)的「硬性科學」(hard science),而避開那些「軟性導向」(softer orientation)的科學,如人類學。這種看法一直影響著科學教育界。至一九七八年史鐵克(R.E. Stake)與依史利(S.A. Easley)的〔科學教育的個案研究〕(Case Study in Science Education)問世之後,才使質的研究法為科學教育界所廣為接受,成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質的研究這一類的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所蒐集的主要研究資料,都據於長期深入觀察所得質的數據(qualitative data),與傳統的科學研究中著重量化數據(quantitative data)成為強烈對比,因此以質的研究一詞呈顯這種新的研究典範(paradigm)的特點。其實標榜「質」的研究和其他同家族研究法,例如人誌學研究、參與觀察研究或個案研究一樣並不排除量化數據,因此艾立克遜(Frederic Erickson)主張不用「質的研究」而以「詮釋性研究」來代表這一類研究方法,以避免此類誤導。除艾立克遜之外,史密斯(May Lee Smith, 1987)也說明「質」的研究並非「反量化」(anti-quantitative)。在這種新的研究典範,多兼收質與量雙方面的數據。
  實證論研究者(positivist)假設我們能由過去的事象來通則化(generalize)現在以及未來的事象。為了改進教學,這些研究者可能要研究一群優秀的科學教師,以歸納並通則化這些良師的特性,並認為能將這些特性和教學技術,轉達給其他教師,使改進其教學。然而質的研究者則認為「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並非一套能通則化的教師和學生屬性,而只在特定的時間、場所,特定的教師及其一群學生所共同表現的事象。質的研究者所要了解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甚至這些師生和大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在質的研究所根據的是 「情境敏感性」(context sensitivity)的理念,認為研究者必須不可忽略被研究者所處的大環境中許多複雜的影響因素。質的研究者強烈反對所謂「通盤性而不考慮情境因素的通則化」。
  質的研究視因果律(causality)為更機動更為互動的關係,而不是單純的線性關係。因此質的研究中需要長期的參與與觀察。因為所要觀察研究的是被觀察者的行動(action)而不只是行為(behavior),後者能客觀觀察指認並記錄,但前者則需要以行動者本身的觀點才能了解。所以不可或缺的就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長久的相處,使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了解其知識、信念和價值觀。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要設法觀察教師的行動,並設法回答行動背後的一連串「為什麼」和「怎樣」等問題。
  在質的研究中,通常並不運用所謂標準化的步驟(例如取樣),在某些研究情境時還會被視為不合適(irrelevant)。在質的研究中並沒有公認的、標準的、單一的研究方法。事實上質的研究方法為多元性的。只要符合上述基本理念,許多研究策略都可運用,但必須明確說明基於什麼理念什麼立場,為什麼要用此方法或策略等檢討以及自我批判的過程。
  質的研究等研究方法在科學教育中,尤其在有關教和學的研究上頗多運用的例子。
  關於質的研究信效度考驗問題請參見「人誌學研究法的信效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質的研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