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輕微腦功能異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作者: 陳長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經年以來,輕微腦功能異常被用來說明群組行為的診斷,包括活動過多、分心及衝動。這些行為在兒童的學業問題和行為問題中常被發現。
  在一九六○年代裡,輕微腦功能異常常和許多兒童期的問題相提並論。美國國家衛生署(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在當時也曾提出三個層面的報告。第一個層面建議使用輕微腦功能異常來說明智力正常但有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的兒童在學習上或行為上的特徵。第二個層面分析輕微腦功能異常兒童所需的醫療和教育服務。第三個層面則回顧此種兒童在學習障礙上有關的科學文獻。結果在超過三千筆文獻下所作的結論是:補救的方法所根據的假設尚欠缺實徵的科學評估。
  近年來,不論在醫學上或特殊教育的分類上,鮮少使用輕微腦功能異常作為診斷上的名詞。主要的原因是發現腦部的不同部位受損可能造成不同的結果;急性的或慢性的腦功能異常可能對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有本質上不同的影響。因此,使用輕微腦功能異常來形容兒童的症狀,或據此加以處方或治療,都將失之於籠統。所以,就特殊教育的實務而言,輕微腦功能異常這個名詞的使用僅其有歷史上和啟發性的價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輕微腦功能異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