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遏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9 畫 = 13 è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阻止、抑制。如:「遏制」、「遏止」、「阻遏」、「怒不可遏」、「勢不可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
解釋:
  1. 阻止、抑制。
    【例】遏制、怒不可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
解釋:
[動]
1.阻止、禁絕。《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憯不畏明。」《元史.卷一七四.夾谷之奇傳》:「歲大旱,有司議平穀價,以遏騰涌之患。」
2.及。《爾雅.釋言》:「遏、遾,逮也。」晉.郭璞.注:「東齊曰遏,北燕曰遾,皆相及逮。」
3.傷害。《詩經.大雅.文王》:「命之不易,無遏爾躬。」
[名]
姓。如清代有遏必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折。雙手在使力的狀態下將物品弄斷成兩半。
    例如:伊共甘蔗遏做兩節。I kā kam-tsià at-tsò nn̄g tsat. (他把甘蔗折成兩段。)
  2. [動] 以湯瓢壓住米粒或湯料,舀去湯表面的浮渣。
    例如:遏泔 at-ám(舀稀飯的浮渣)。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