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道德判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ral Judgment
作者: 歐陽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道德判斷係指對於是非善惡作正確判斷的能力和傾向。個人在道德情境中,依其過去所形成的理念及行為經驗,在分析因果關係、批判是非善惡、估量利弊得失與抉擇行動方向等過程中,所作道德思考的評量,即是道德判斷。
  道德判斷的發展是原有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的改變。認知的結構指個人面對周遭環境和人際關係所產生的資訊,經分析、解釋與處理後的認知系統。認知結構的改變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組織全體的重組。因此道德判斷的發展雖有一定的順序,環境因素固然不能前後顛倒,卻能加速、減慢,甚至停止。
  從認知的觀點而言,「判斷」必有事實的依據,亦即有「產生的原由」。是以道德判斷會依照道德認知的理念。
  在道德哲學中,道德判斷的研討分為認知論(cognitivism)和非認知論(noncognitivism)。
  1.非認知論:論認為道德判斷屬於「應然」(ought)的範疇,道德價值判斷只是靠主觀的贊同或直覺的認可,無法追問客觀的理由。又分為兩種看法:
  (1)主情論(emotivism):認為道德判斷是靠感情或情緒而判斷,賴主觀情緒作定奪,喜歡或認可的,就可見諸行動。
  (2)直覺論(intuitionism):認為道德概念是一種單純概念。道德判斷靠理智的直覺(intellectual intuition),即人靠直覺即可知善知惡。
  2.認知論:認為道德判斷可以客觀地或相當客觀地進行。又分為四派,每兩派的觀點類似:
  (1)快樂論與功利主義(hedonism and utilitarianism):這兩派看重生命價值,以此作為道德價值判斷的規準。道德判斷的依據包括幸福、公平、正義、公道、自由、自律、義務等原則。
  (2)程序論與規範論(proceduralism and prescriptivism):此兩派認為道德判斷著重道德的「規約性」(prescriptivity)和「可普遍性(或普效性)」(universalizability)。道德判斷依據道德原則的理智的討論與程序來作決定。
  從道德命題的語言分析,有語意、語句與語用之別,道德判斷亦可從此三個角度來看:
  1.語意學(semantics):道德判斷有其獨特的語言、概念、原則、方法,用於表達道德應然的意義。所以道德判斷以規範或規約的命令作為準則。如善、正當、正義、公平、公道;惡、不正當、不公正等。
  2.語法學(syntactics):道德判斷以表達道德應然的積極意義與消極意義的語句為準則。如善、惡、正、邪等。
  3.語用學(pragmatics):道德判斷以適合於作客觀的探索道德認知的理由之道德語句表達。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道德判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