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道德意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ral Consciousness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道德意識」指個人的道德判斷力或道德推理能力,乃是個人經由社會互動的歷程中所產生的某種道德行為傾向或習性,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或道德現象。由於道德意識以道德行為規範為核心,因此當個人行為與社會團體發生衝突時,個人內在的道德意識能適時調節這些歧異而獲致平衡。舉凡道德觀念(moral idea)、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道德意志(moral will)、道德價值(moral value)、道德理想(moral ideal)均屬道德意識的內涵。
  影響個人道德意識發展的因素很多,如性別、年齡、智力、健康狀況、人格、情緒、家庭社經地位、家長管教方式、居住環境、交友、宗教信仰、大眾傳播媒體、受教環境、師長教導方式等。歐陽教在〔德育原理〕書中指出:道德意識的發展歷程乃是從無到有、從幼稚到成熟、從外在制約到內在自制、從片面順從權威到互尊互諒、從不會講理或不講理到講理、從無律到他律而臻於自律。在發展過程中,無論質或量方面,後一階段都比前一階段成熟,且前一階段的能力往往統整分化為後一階段的能力。如幼兒從我行我素的無律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接受外在行為規範的約束;若再進一步成熟分化,則能將適切的行為規範接納為自己的行為箴規。
  道德意識的發展分化,各階段均有其特色,如欲畫分其發展階段,可以郭爾保(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的研究為例:
  第一層:零道德期(zero level):道德前期(premoral orientation)階段:是不受道德價值判斷的傾向,無所謂道德意識的善惡判斷,只根據情緒好惡。
  第二層: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此期兒童根據行為後果或苦樂作判斷,極端服從權威。
  階段一:懲罰與服從導向(punishment and obedience orientation):根據行為結果而非動機來判斷行為的好壞,盲從權威,避免受罰,以為不受罰就是好行為。
  階段二:功利相對性導向(instrumental relativist orientation):此期兒童以行為作為追求快樂的工具,認為能滿足自己需要或他人需要便是好行為,以物質條件交換的觀點來看人際關係,已有膚淺的公平意識,而抽象的忠貞、感激。正義等概念尚未萌芽。
  第三層:道德成規期(conventional level):只要不損家庭、社會及國家期望的行為便是好的,遵從團體成規,並忠於所處團體。
  階段三:人際和諧或「乘男巧女」導向(interpersonal concordance or good boy-nice girl orientation):能取悅於人或受別人稱讚的行為就是好的,因之努力表現乖巧,順從傳統或習俗,附和大眾意見,開始兼顧行為的動機。
  階段四:法律與秩序導向(law and order orientation):好的行為就是恪遵法令、服從權威、維護社會秩序並履行公民義務。
  第四層:道德成規後期(post-conventional, autonomous, or principled level):能根據較合理道德原則就事論事而不盲從。
  階段五:社會契約導向(social legalistic orientation):尊重人權與社會契約所訂的民主法典,但不死守規條,認為法律應作合理的運用與修正,一切循社會契約合法的原則來進行。
  階段六:普遍性道德原則導向(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 orientation):根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義、互惠與尊重個人尊嚴等道德原則行事,不墨守道德誡條,能運用嚴謹的邏輯思考與良心自律,建立適切的道德原則。
  郭爾保的研究有助於施教者了解道德意識的分化階段,使其在進行德育活動時有跡可尋,方不致因時間掌握不當而揠苗助長或錯過適當理想的薰陶時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道德意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