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邏輯思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gical Thinking
作者: 張文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邏輯思考是指一種依照客觀的法則或原則,有目的地由已知推至未知的心理過程。對邏輯思考發展的理論,影響最鉅的是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皮亞傑認為進入具體運作期之八到十一歲的兒童才具有可逆的心理操作(mental operations),來對即時之事件進行邏輯思考。但在此時的各個心理操作間是互相隔離的,要到青少年期及進入形式運作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才會有所改變。具體運作期的兒童能夠考慮什麼是可能的,什麼是真實的,並能有系統地演繹出命題間的真偽關係。不像在前運作期的兒童,只能判定命題本身的真偽,而且只能思考具體的內容。
  通常我們所謂善於推理的人,是指某人能邏輯的思考。可是在非正式的推理中,尤其是事關社會議題時,通常下判斷時會加入個人的信念,因此,會得到「非正式推理時所得的結論並非真相」的結論。但至少經由邏輯思考,可以幫助個人做最佳選擇或得到恰當的結論。在學校中就是如此,我們希望學生能獲致最合理的結論,而非正確答案,甚至有時會依據學生的能力,來評定其結論的合理性。
  測定邏輯思考能力時,題目本身的文法結構、順序、和用字,都會影響受試者的解題結果。通常在進行邏輯思考時若產生錯誤,有下列二個可能原因:(1)受試者對邏輯用語的意義不夠熟悉,結果受試者無法對問題的邏輯結構進行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明白重述題目中的邏輯用語,測試結果就會有所改善;(2)受試者的短期記憶在規定時間內能處理的訊息數,會影響測試結果。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受試者用以組織關係的邏輯空間(logical space)的影響。受試者較善於處理由優排至劣的關係,而較不善於處理由劣排至優的關係,例如「A優於B,B優於C,比「C劣於B,B劣於A」容易解。另外,題目的型式若是先舉出端點項目就比較容易解,例如「A優於B,C劣於B」就比「B優於C,B劣於A」容易。
  研究證明,只要增加受試者對題目的理解,就能改進其邏輯思考的表現,因此可知,邏輯思考雖與智力有高度相關,但是邏輯思考能力是可學習而得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邏輯思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