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重己役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重己役物一辭與己為物役相對,見於〔荀子.正名篇〕,意為看重自己,役使外物。荀子認為一般世俗之人,往往輕視理想、道理,重視物欲。於是徵逐享樂,神馳於外,因而精神空虛,內心煩憂。所行所為皆違背道理,往往自陷罪戾。到了自陷罪戾的地步,內心豈能不恐懼;而內心恐懼時,食旨不甘,聞樂不樂;看見華麗的禮服,也視而不見;席坐輕煖的墊褥也不覺舒適。因此雖然得到享樂的機會,卻不覺快樂。〔正名篇〕說:「故享萬物之美而盛憂,兼萬物之利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養生也?鬻壽也?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欲養其名而亂其行;……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也就是說,雖然能享受物質的美好,得到物質帶來的利益,卻有極大的憂愁與災害。這種不顧原則,追求物欲的作法,究竟是為了養生,還是在害命?不想滿足欲望,卻放縱情慾,本想滋養性命,卻危及自身;本想得到快樂,卻傷害內心,不想贏得聲名,卻敗亂自身德行。這就是使自己為物質所奴役了,也就是己為物役。
  重己役物與己為物役正好相反,〔正名篇〕說:「心平愉,則色不及傭(即平庸)而可以養目,聲不及傭而可以養耳,蔬食菜羹而可以養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養體,屋室廬庾(蘆葦編成的簾子)、葭稾蓐(草蓆)、尚機筵(敝几筵)而可以養形。故無萬物之美而可以養樂,無埶列之位而可以養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為天下多,其和樂少矣,夫是之謂重己役物。」也就是說看重自己,役使外物的人,重視精神生活,恬淡寡欲。心靈平靜,即使所見不過平凡之色,所聽不過泛泛之聲,粗食淡飯、布衣草鞋、陋室、草簾、破舊茶几,也足以供口體之奉。因此雖然沒有美好的東西也可以享受,沒有權勢地位也可以顯揚聲名。如果把天下交由這樣的人來治理,必然為天下百姓作得多,為自身享樂作得少,就是所謂重視自己的精神生活,役使外物而不役於物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重己役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