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聲玉振 - 教育百科
ˋ
ˋ
jīn shēng yù zhè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 shēng yù zhèn
解釋:
為孟子稱讚孔子聖德兼備,正如奏樂,以鐘發聲,以磬收樂,集眾音之大成。語本《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後用以比喻才德兼備,學識淵博。唐.張說〈邠王府長史陰府君碑銘〉:「史門文宗,國子儒允,克家踵武,金聲玉振。」也作「玉振金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金聲玉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金聲玉振」語出〔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孟子以「金聲玉振」形容孔子集伯夷之清高、伊尹之以天下為己任、柳下惠之隨和三者的大成。時行則行,時止則止,貫穿自古以來聖人所有的美德,成為渾然一體的聖道。
  金聲玉振係取自樂理;我國古代樂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音,若獨奏其中一音,則以一音自為始終,為一小成。孔子集三聖之大道於一身,如同作樂集眾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所以說是集大成。八音之中,以金石為重,為眾音的綱紀,奏樂時,先擊鎛鐘(金)以宣聲開端,後擊特磐(玉石)以收韻結束,二者之間,各有條理而脈絡通貫,無所不備。孔子之知無不盡、德無不全,亦猶樂之金聲玉振,故孟子認為孔子堪稱得上智聖兼備的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金聲玉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