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針灸 - 教育百科
ˇ
zhēn ji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jiǔ
解釋:
  1. 一種用特製的金屬針或燃燒的艾絨,刺激經脈穴道的治病方法。
    【例】針灸可以治癒很多西醫束手無策的疾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針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jiǔ
解釋:
一種中醫療法。為針法和灸法的合稱。用特製的金屬針,或燃燒的艾絨,刺激經脈穴道治療疾病。也作「鍼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針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針灸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針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am-kù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用特製的金屬針,或燃燒的「艾絨」(艾葉陰乾搗碎、除去青渣製成),刺激經脈穴道以治療疾病的療法。用針稱為「針」,燒艾稱為「灸」,針法和灸法合稱為「針灸」。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針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針灸 相關客家語 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