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針黹 - 教育百科
ˇ
zhēn z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zhǐ
解釋:
縫紉、刺繡等工作。《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自小學了些手工針黹,因來到這南京大邦去處,借此餬口。」《紅樓夢》第五二回:「四人圍坐在熏籠上敘家常,紫鵑倒坐在暖閣裡臨窗作針黹。」也作「針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針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am-ts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女紅、針指。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
    例如:學生佇學校攏會學做針黹。Ha̍k-sing tī ha̍k-hāu lóng ē o̍h tsò tsiam-tsí. (學生在學校都會學一點女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針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針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