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鈽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部 + 5 畫 = 13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化學元素。化學符號Pu。一種人造放射性金屬元素,為超鈾元素。僅微量存在於鈾礦中,用重氫氣撞擊鈾-238而得。可作為核子反應爐的燃料,並製造核子武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plutonium,Pu)化學元素。原子序94。一種具毒性的人造放射性金屬元素,為超鈾元素。僅微量存在於鈾礦中,可用中子撞擊鈾-238而得鈽-239,可作為核子反應爐的燃料,並製造核子武器。大陸地區譯為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lutonium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Pu,已知最穩定的同位素 ,原子量242,244,原子價3、4、5、6、7,在地殼約佔10-22%。第一個同位素238pu在1940年發現。為六方斜晶銀白色金屬,活性強,熔點639.50,d20=19.816。238Pu可作為放射性同位素熱源,239Pu應用於原子武器。有輻射傷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