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鋸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部 + 8 畫 = 16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邊緣呈齒狀,用來切斷木材或鋼鐵等的工具。如:「鋸子」、「鋼鋸」、「電鋸」。
  2. 使用鋸子工作。如:「鋸樹」、「鋸斷」、「拉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以薄金屬片製成,邊緣有高低尖齒,用來將固體材料截斷的工具。
    【例】電鋸、鋸子
  2. 截斷。
    【例】鋸斷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薄鋼片製成,邊緣有尖齒,用來截斷木材或鋼鐵等的工具。如:「電鋸」、「手鋸」、「鋸子」。
2.一種古代用來截斷肢體的刑具。《國語.魯語上》:「中刑用刀鋸。」三國吳.韋昭.注:「割劓用刀,斷截用鋸。」
[動]
截斷。漢.桓寬《鹽鐵論.除狹》:「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正。」《後漢書.卷一八.臧宮傳》:「宮夜使鋸斷城門限。」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用一種特製的兩腳鉤釘,綴合、接補破裂的陶、瓷等器具。如:「鋸碗」、「鋸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ì/kù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用鋸子鋸物。
    例如:鋸柴 kì tshâ(鋸木頭)。
  2. [名] 用來斷開木頭的工具,邊緣有尖齒。
    例如:電鋸 tiān-kì。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