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隸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9 畫 = 17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附屬。如:「隸屬」。
  2. 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如:「奴隸」、「僕隸」。
  3. 漢字的一種形體,盛行於秦、漢,或稱為「隸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例】奴隸、僕隸
  2. 漢字的一種形體。相傳為秦代程邈所創,由小篆減省而成。 △隸書
  3. 附屬。
    【例】隸屬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如:「奴隸」、「皁隸」。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隸,賤屬也,僕也。」
2.一種字體。即隸書。相傳為秦代程邈所創,由小篆減省而成。
3.姓。如漢代有隸延之。
[動]
1.附屬。如:「隸屬」。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宋.蘇軾〈率子廉傳〉:「晚隸南嶽觀為道士。」
2.學習。明.湯顯祖《紫簫記》第六齣:「俺將此詞送到杜秋娘別院,隸習一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