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雅樂 - 教育百科
ˇ
ˋ
yǎ yu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ǎ yuè
解釋:
  1. 正樂。古代郊廟朝會所用的音樂。
    【例】祭孔大典時所使用的音樂,就是一套經過整理的雅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雅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ǎ yuè
解釋:
1.正樂。古代郊廟朝會所用的音樂。《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2.中樂、國樂。相對於西樂而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雅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a Yüeh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舞種類名稱。所謂雅樂,是自漢朝(西元前206∼西元220)學者將古代之《雲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及《大武》,這些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祖先宗廟、宮廷朝會、大宴賓客及釋奠時所用之音樂、詩歌及舞蹈統稱雅樂。也稱為正樂;是與俗樂相對的樂種。隋朝(西元581∼西元618)以前雅樂與俗樂不分,隋初始分雅俗二部。唐太宗(西元626∼西元649)時,命太宗卿祖孝孫(?∼西元628)參考南北朝(西元420∼西元589)時之雅樂,再考以古今,以大樂與天地合,制十二和之樂,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調,作為大唐雅樂。宋朝(西元960∼1279)時,凡祭南、北郊,明堂、籍田、禘祫太廟、荐享景靈宮、酌獻陵園、釋奠及朝貢、慶賀、宴樂之禮、均用雅樂。並以宮架《八佾舞》,特架《六佾舞》分武文先後順序為樂舞。唐宋二代,雅樂舞曾遠播日韓。遼國(西元916∼1125)初年,行郊祀禮不採用雅樂。至統合元年(西元983)冊封太子典禮時,始用雅樂。金.皇統元年(1141)使用宋朝之雅樂。元(1271∼1368)、明(1368∼1644)及清朝(1644∼1911)三代均沿用雅樂。至中華民國於1911建國,因政治體制之變革,雅樂舞僅見於祭孔之釋奠禮儀。
參照:
《論語.陽貨》、《漢書.卷五十三》、《舊唐書.卷二十八》、《新唐書.卷二十一》、《宋史.卷一百六十三》、《遼史.卷五十四》、《金史.卷三十九》。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雅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反詞 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