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雙齒圍沙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雙齒圍沙蠶Nereis aibuhitensis屬於環節動物門多毛綱葉鬚蟲目的沙蠶科,是一種大型的多毛類,體長可達30公分以上。牠們的身體呈翠綠色或黃綠色,背部可見其體內血紅色的背血管,口部長有發達的鉤狀顎齒,用來捕捉其他蠕蟲類為食。由於牠們在臺灣西海岸的泥灘地上的族群數量大,且體型大,耐力強,常被釣友當作釣魚的魚餌,在釣具行的售價頗高,因其翠綠的體色,而被釣友們稱之為「青蟲」,但隨著臺灣中部西海岸棲地被嚴重地破壞,族群嚴重減少。沙蠺在一般的狀態下身體細長,疣足粗壯而發達,能在底質表面迅速爬行,並鑽入底質內活動,但當牠們要進行生殖之前,體型會有劇烈的變化,身體大約在第二十幾個體節以後的體節,都變寬且變短,身體兩側的疣足也變形成適合游泳的扁平蹼狀,這種會游泳的粗短蟲體稱為「異沙蠶體」。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的夜晚大潮時,會有成群結隊的沙蠶游到水中進行交配,雌蟲與雄蟲平行共游,一起將精子及卵釋放到水中,以增加牠們繁衍後代的機率,這種集體交配的現象稱為「群婚」。本種棲息在紅樹林與蘆葦等群集的泥灘與泥沙灘,行穴居生活,雜食性,以藻類與浮游生物或小型底棲性動物為食。中文俗稱又叫作「海蜈蚣」、「海螞蟥」跟「水百腳」。 雙齒圍沙蠶普遍分布於菲律賓、馬紹爾群島與中國大陸沿海,台灣沿海則在臺灣本島西部的彰化縣大城、伸港沿海及大甲溪口沿岸有採集記錄。原本雲林麥寮沿海為本種極重要之產地,但因台塑六輕建廠而遭受毀滅性破壞。
知識 1:
雜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雙齒圍沙蠶
中文門名: 環節動物門
中文屬名: 圍沙蠶屬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沙蠶科
拉丁種小名: aibuhitensis
中文綱名: 多毛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Nereididae
拉丁門名: Annelida
學域-大分類: 動物-環節動物類
拉丁屬名: Nereis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菲律賓
台灣分布地點: 臺灣地區西部大甲溪口沿岸
中文目名: 葉鬚蟲目
拉丁目名: Phyllodocida
拉丁綱名: Polychaet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雙齒圍沙蠶
英文名: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描述:
體型為中大型,體長可達27公分、230個體節,體寬可達1公分。牠們的身體呈翠綠色、黃綠色或紅色,背部中央有一條黃色色帶。具有一對觸角與觸鬚、四對觸毛、兩對眼睛,口部長有發達的鉤狀顎齒,用來捕捉其他蠕蟲類為食。
分布:
普遍分布於菲律賓、馬紹爾群島與中國大陸沿海,台灣沿海則在臺灣本島淡水河口、西部的彰化縣大城、伸港沿海及大甲溪口沿岸有採集記錄。
作者: 黃俊翰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