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雪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ˇ
部 + 3 畫 = 11 xuě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水蒸氣遇低溫而凝結的白色六角形晶體。如:「雪水」、「雪花」、「白雪紛飛」、「積雪不化」、「冰天雪地」。
  2. 洗刷、清除。如:「雪恥」、「雪恨」、「洗雪」。
  3. 像雪一樣的。如:「雪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uě
解釋:
  1.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至零度以下而凝結降落的六角形白色晶體。
    【例】白雪、下雪、積雪
  2. 洗刷、清除。
    【例】雪恥、雪恨、洗雪
  3. 顏色像雪一般白的。
    【例】雪白、雪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uě
解釋:
[名]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六角形白色晶體。如:「白雪」、「冰雪」、「下雪」、「積雪」。
[動]
1.下雪、降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于時始雪,五處俱賀。」唐.白居易〈問劉十九〉詩:「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擦拭。《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吳起雪泣而應之曰:『子弗識也。』」唐.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詩二首之一:「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3.洗刷、洗清、清除。如:「雪恥」、「昭雪」、「洗雪冤情」。《呂氏春秋.不苟論.不苟》:「繆公能令人臣時立其正義,故雪殽之恥,而西至河雍也。」唐.李白〈獨漉篇〉:「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形]
如雪般白色的。如:「雪白」。隋.盧思道〈孤鴻賦〉:「振雪羽而臨風,掩霜毛而候旭。」
注音:
漢語拼音: xuè
解釋:
「雪白」的「雪」的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now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大氣中固態的冰晶降水,其形狀與溫度和溼度有關,差異很大,不過最常見的形狀為六角形結構。在溫度為冰點以下的雲中,水汽積聚在冰核外圍形成冰晶,大量的冰晶聚集在一起即形成雪花(半徑超過2公分)。雪的密度變化極大,不過通常是以10公分厚的雪代表1公分厚的水。
  雪降落地面後,形成積雪,積雪融解又是下游地區的水資源。若一地降雪量過大過厚,則會影響交通,甚至破壞建築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e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六角形的白色晶體。
    例如:落雪 lo̍h-seh(下雪)。
音讀: su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六角形的白色晶體。
    例如:小雪 siáu-suat。
音讀: sap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