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非洲禿鸛 - 教育百科
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rabou Stor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Leptoptilos crumeniferus
形態:
體長約150公分。雌雄相似,頭頸部皮膚裸露,頭部顏色為紅黑間雜,頸部前方有一個肉垂,淡肉色,有些許黑斑。喙粗壯,直而尖。腳粗壯而長,灰黑色,背上灰色,胸腹部白色,翼寬大利於盤旋。
分布:
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熱帶以及亞帶熱地區。無遷徙行為。
生態習性:
棲息於草原及沼澤,有時會很靠近人為棲息的環境。為大型的腐食性鳥類,吃食各種動物的屍體,常常吃獅子獵食後剩下的殘骸,或是在人類的垃圾堆中覓食,粗壯而末端尖的喙有利於其撕開屍體,頭頸部裸露的皮膚可以避免在伸入動物體內時弄髒羽毛。會侵入紅鶴群(Flamingo, Phoenicopterus spp)的繁殖區,捕食幼鳥及卵,有時甚至獵食成鳥。頸部前方的肉垂包括一個汽囊狀構造,可以藉由鼻孔充氣而脹大或是洩氣而變扁平,其功能不是貯存食物,而是與繁殖期的展示行為有關。飛行時拍翅緩慢沉重,會隨著氣流盤旋爬升高度。成群築巢,巢位於樹上或是懸崖岩壁上,由大量的樹枝堆成,中央下凹,邊緣有樹葉及小樹枝。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科:
鸛科(Family Ciconi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非洲禿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