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預設 - 教育百科
ˋ
ˋ
yù sh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 shè
解釋:
  1. 事先設定。
    【例】凡事如果預設立場,就不容易客觀公正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預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 shè
解釋:
事先設定。如:「凡事如果預設立場,就不容易客觀公正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預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eset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用預設值來設定系統的起始狀況,如各變數的初值、環境參數值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預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Presupposition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預設指在一個思考推理過程中,想要得到某一結果時所須先行(antecedently)假定的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基本上,預設可分為兩類:實際預設(real presupposition)與邏輯預設(logical presupposition)。前者係在實際狀況中,為達到某個特定結果前,所必須滿足的先決條件(如要進入研究所就讀,必須先預設已有大學文憑或同等學歷);後者是在進行學術研究時,視其為真且必須憑藉的基礎,此預設可說是「前提」(premise)。雖然預設是邏輯或因果關係上的必然,但其源頭往往是來自於設定(presumption)或臆測(conjecture)。
  在人類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預設,即使是懷疑一切的懷疑論者,也不得不以「我在懷疑」為最後預設,成為不能懷疑的基點。對於從事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的人來說,自然界所具有的一致性(uniformity)即是其合理性的預設。記憶則是人類之所以能對「過去」擁有概念的預設。共相(universals)的存在,則被許多學者認為是人之所以能從事分類活動的預設。由於預設如此常見,因而「哲學」遂有時被視為是一種對於人類思考中之各種預設進行批判性省察的活動。如康德(Imm. Kant, 1724~1804)提出的悟性(understanding)之先天綜合原理(the synthetic a priori principles)即是對於牛頓(I. Newton, 1642~1727)物理學中預設的解釋;而康氏所提出的「無上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即是對新教倫理(Protestant morality)嚴苛道德形式中之預設的說明。近代哲學家柯林伍德(R.G. Collingwood, 1889~1943)主張在不同的時期階段中,人們會在不同的絕對預設(absolute presuppositions)架構下進行思考,而所謂的形上學(metaphysics)正是對某段時期內的「絕對預設」進行探究。
  對學術研究而言,任何知識之所以成為可能,均有其先驗的(transcendental)的條件;而且在每一學科中又都有其賴以形成的特殊實際預設,包括孔恩(Th. Kuhn, 1922~1996)所講的「典範」(paradigm)在內。一般而言,一個人在從事學術研究前,除了必要的實際條件外,還受到其他先前「預設」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包括個人的教育背景、社會及宗教傳統及個體的生活經驗與信念等。由於人不可能完全脫離這些實際生活的「脈絡」(context),故而一個即將投入研究的人,不可能與這些實際的預設完全無關。此外在實際預設中,也可能包括未經過個人省察而接受的信念在內,即是「先前判斷」(prejudgment)。先前判斷也常常在思考過程中成為邏輯預設,並作為研究的基礎信念。先前判斷雖然可能也具有自然的確切性,但若建立於主觀傾向的基礎上;而未經批判的反省時,則將成為一般人所稱帶有貶抑意味的「成見」,而影響到學術研究應有的嚴格與客觀性。準此,每個學科都應意識到自己背後的邏輯預設,但單只運用各學科特有的方法仍無法審查或證明該學科中的最後預設,而須運用哲學的方法,以期能對預設作出批判性的省察及反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預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