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顏水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shuǐ lóng
解釋:
人名。(西元1903~1997)日治時代成名的傑出畫家、工藝家。常以民俗為題材,作品充滿鄉土情懷及裝飾美感,是推動臺灣鄉土藝術先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顏水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視覺素養學習網
解釋: 在台灣前輩畫家當中,顏水龍可謂是具備多方位才能的一位藝術家。除了繪畫本身的造詣之外,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工藝美術的推動,都有相當程度不可磨滅的貢獻。顏水龍一生勤奮、執著,早年留學日本、法國。回台後,於 1933 年和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等人創立了「台陽美術協會」。   1936 年起,顏水龍在藝術方面的興趣開始轉向於工藝美術,直到七十四歲時,才見到他再度舉行油畫個展。   1950 年起,顏水龍作畫逐漸趨於某些特定的題材,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的創作是一大特色,他的山胞畫像、蘭嶼風景等系列,至今都膾炙人口,其後又以一系列台灣風景為主的作品呼籲環境保護問題,反應出他人文關懷的一面。這也和他提倡發揚本土藝術、保留民俗工藝的精神是一致的。   顏水龍的原住民繪畫並非完全寫實,他多半用多層次平塗的筆觸、概念性的畫法來畫出皮膚部分;而衣飾則鮮麗多變化,其中以蘭嶼少女、屏東排灣族、山地門魯凱族婦女畫像更是他的最愛。從他的畫作中,我們見到質樸與堅毅的原住民特質與台灣文化的純淨。
年份: 1903 ~ 1997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視覺素養網_顏水龍
作品清單: 睡蓮(顏水龍)
蘭嶼所見(顏水龍)
花團錦簇(顏水龍)
阿里山雲海(顏水龍)
排灣族母女(顏水龍)
廢墟(顏水龍)
高雄港(顏水龍)
排灣族小孩(顏水龍)
蘭嶼印象(顏水龍)
西班牙風景(顏水龍)
海邊(顏水龍)
夏綠(顏水龍)
藍與白(顏水龍)
盧森堡公園(顏水龍)
泰雅族新屋祭(顏水龍)
金針花(顏水龍)
日月潭(顏水龍)
鹿港龍山寺(顏水龍)
山地姑娘(顏水龍)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