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風骨 - 教育百科
ˇ
fēng g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ng gǔ
解釋:
1.堅強不屈的性格。《晉書.卷一三○.赫連勃勃載記》:「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唐.高適〈答侯少府〉詩:「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倫。」
2.風格與精神。《魏書.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風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風骨」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批評中一個重要的美學標準。其內容有四:第一傳神,要求藝術作品應以神似為主,以形似為輔,風骨就是作品內在的精神美、本質美。第二自然,作品必須自然真率,天生化成,才能具有風骨之美;反之,人為雕琢,刻意求工,將會喪失風骨之美。第三抒發感情的鮮明凸出,其具體反映為作品的氣,例如鍾嶸〔詩品〕稱讚曹植的詩「骨氣奇高」,因其內容能「情兼雅怨」,具慷慨悲壯之情,也就是建安風骨。第四形象塑造的精煉有力,如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說:「瘠義肥辭,繁雜失統」係因缺乏風骨所致;書法上也注重「骨力」,反對「墨豬」;另外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也講究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磊落,緊勁聯綿。
  「風骨」的運用始自六朝,自唐以後各家乃相沿襲用;原是由漢朝以來品評人物講究風神骨相的社會思潮,繼而發展到品評藝術和文學。析言之,首先,漢代識鑑人物注重在骨相,如王充即在〔論衡.骨相〕中認為富貴貧賤及操行清濁可由骨法得知,這偏於形鑑。其次,魏晉以後,玄學興起,強調人物的才性要由精神氣質上來識別,主張神鑑,偏重考察人的情味風韻特徵,這在劉邵〔人物志〕中有清楚的反映。他強調「徵神見貌」,又說:「骨植氣清,則休名生焉。」主張從骨格姿態可以察見人的精神氣質特徵。再次,東晉以後用「風」的概念來說明人物精神面貌特徵的更多,如〔世說新語.賞鑑〕劉孝標注說:「羲之風骨清舉也」,沈約〔宋書.武帝紀〕說劉裕 「風骨奇特」,風骨都用以指清談名士或英雄人物的精神風貌。
  從上述人物批評的重視風骨,反映到文藝批評中則是文學上風骨與辭采的對立,繪畫上風骨與精彩的對立,書法中骨力與媚趣的對立。例如:其一在文學方面,劉勰於〔文心雕龍〕中認為文學創作應當以風骨為主,辭采為輔,在風清骨峻的前提下,作到辭采華茂才是佳作。亦即風骨是在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作品中,著重其所顯示的精神氣貌特徵。而風跟骨雖都是指作品中的神,但細加區分,則抒情作品講風比較多,敘事說理的作品講骨比較多。其二,繪畫方面,南齊謝赫〔古畫品錄〕批評第二品顧駿之說:「神韻氣力,不逮前賢,精微謹細,有過往哲,始變古體,創為今範;賦彩制形,皆創新意。」文中將風骨和精細的色彩描繪相對,而且是以風骨為主,精彩為輔。其三,書法方面,〔法書要錄〕載王僧虔評王獻之書法說:「骨勢不若父,而媚趣過之。」又評郗超草書說:「緊媚過其父,骨力不及也。」可見書法也以骨力為主,以媚趣為輔。
  總之,風骨概念始見於魏晉時期,指稱人的氣質、風度儀表之美。其後,風骨與風力、骨力等概念並用於書畫品評。至劉勰〔文心雕龍.風骨〕用「風」指稱作品情感的感染力,「骨」側重文辭的義理內容與邏輯力量,都和作者崇高的人品和精神風貌難以分開。甚至可溯其根源於儒家〔詩經〕的風教思想。風骨是情志和審美理想的一種藝術表現,風骨也體現了積極進取、重視陽剛之美的中華傳統精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風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