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飛白楓海星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飛白楓海星Archaster typicus屬於飛白楓海星科,臺灣附近目前僅見於澎湖的潮間帶。外觀近似槭海星,但盤中央有明顯的肛門,管足有發達的吸盤。反口面有黑褐色花紋。成體的腕長約10公分左右,以5隻腕足者較為普遍,但偶爾也有4腕及3腕的個體。身體呈五角星形,腕足呈星形放射狀,瘦長明顯,末端變細。反口面體色為灰黃色,有許多黑色斑塊整齊地在腕足上排成數條橫紋;口面則為白色,足緣體色較淡。在生殖季節雄性有交叉壓疊在雌體上的特殊行為。飛白楓海星性喜砂底的潮間帶,澎湖的砂底潮間帶數量頗多。 南非海域以東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都有分布,夏威夷附近也有其蹤影。臺灣本島,在1950年左右北部的淡水河口曾有分布記錄,但近數十年來本島未聞有其分布的報告,在澎湖的潮間帶則相當普遍。
知識 1:
鋪石狀(Paving stones like)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飛白楓海星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Valvatid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台灣分布地點: 澎湖的潮間帶
棲所環境: 沙底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綱名: Asteroidea
拉丁科名: Archasteridae
世界地理分布: 南非以東的海域
中文目名: 瓣棘海星目
拉丁屬名: Archaster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分布深度: 0~1m 潮間帶及潮池
中文科名: 飛白楓海星科
拉丁亞目名: Valvatida
中文綱名: 海星綱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拉丁種小名: typicus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飛白楓海星
英文名: Archaster typicus
描述:
英名Indo-pacific Beach Star。身體大都具有5隻腕足,少部分個體為3、4或6隻,腕足的切面呈長方形,狹長而末端尖,呈星形放射狀,長約10公分,雄性個體的體型較小。身體背面呈灰白色或棕色,具有黑褐色的橫向斑紋,腕足的邊緣顏色較淡,腹面為白色。背面的骨板接近平行排列,肛門在身體正中央。篩板1個。上緣板呈長方形。下緣板密生許多鱗狀扁棘。步帶棘大多3個一組。步帶溝明顯,管足2列,細長,末端有吸盤。口板明顯。口棘成列圍在口板前方及兩側。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南非海域以東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包括西印度群島、馬斯開里恩群島、馬爾地夫、孟加拉灣、印度東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中國南部、臺灣、印尼、新幾內亞、澳洲北部、南太平洋群島、夏威夷群島等地區,臺灣地區在澎湖的內海泥沙海岸低潮帶數量很多。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